close

IMG_2938

5/26星期六下午,我們參加了陽明山國家公園舉辦的生態觀察活動"天溪園蟲蟲交響曲" ,今天的帶隊老師是丁老師,他正為我們介紹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成立的緣由,原來天溪園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份,曾由民間業者於此經營遊憩事業,但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被陽明山公園管理處收回管理,並以十年的時間讓園區的生態重新休養生息,一直到近幾年才重新開放為生態教育中心,為了維護此地的生態環境,這裡可是有限制每日進出人數的,需經由團體申請,或上網預約,可不是任何時間想來參觀就能來的哦!

IMG_2941  IMG_2943 

跟著丁老師的腳步,大夥聽著老師對植物與昆蟲的解說,左邊的樹是九芎(又稱猴不爬),看看這九芎的樹幹,可別以為這樹生病囉,因為九芎的生長速度極快,因此新生的樹皮會一直增生導致舊有的樹皮不斷的剝落,所以常會看到這新舊樹皮交雜於樹幹的情況,也因為新長出的樹皮十分光滑,連身手矯捷的猴子都不容易攀爬,因此有了"猴不爬"的小名,九芎的木材十分堅硬,是以前台灣人民的主要生火木材之一!

右邊的樹是楓香,其實以前的我只知道楓樹和槭樹長的很像,大略的分法就是三楓五楲(三葉裂的是楓,五葉裂的是楲),但這樹叫楓香,卻又是五葉裂,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 丁老師說楓樹和楓香其實是不同的樹種,楓樹和槭樹的分辨方式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枝葉生長的方式,楓樹的生長方式為對生,楓香葉則是互生或叢生於枝條頂端(有沒有覺得愈解釋愈模糊),對於沒什麼植物生態常識的我而言,是真的有一點混肴,所以,參加生態活動是最正確的選擇,有問題"問"就對了,老師們都會很樂意的為大家解惑的!

IMG_2977

這是毛氈苔,細細的絨毛上還凝結著小露珠,十分可愛,但其實這一根根細小的絨毛可是會在小昆蟲經過時包覆住獵物,然後把小螞蟻或小昆蟲們消化成自己的養分哦!

IMG_2961 

筆筒樹,又稱蛇木,屬於樹蕨的一種,自恐龍時期即以生存於地球上是世界上十分種要的的蕨類植物之一,幾乎在中低海拔的山區皆可見其芳蹤(但好像也從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了不起),原來這筆筒樹爺爺可是大有來頭的啊!這樹幹上一塊一塊的痕跡都是樹葉掉落的葉痕,幸運的我們居住在亞熱帶的台灣,但又因地理環境而擁有著不少的高山,得以擁有更多豐富的生態資源,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多多親近這一塊美麗的土地!

走在天然的步道中,感受著舒適的天氣,觀察著各種昆蟲,孩子們認真的探索,尋找著,一找到昆蟲就呼喚著丁老師,由老師為大家解說

這是豆娘,和蜻蜓長的很像,但由眼睛和停下來時的翅膀可以分別出蜻蜓和豆娘的不同! (豆娘的眼睛是分開的,停下來的時候,翅膀是重疊的)

IMG_2951 IMG_2954 

正在繁衍後代的蛾

 IMG_2985

築窩的蜜蜂們

IMG_2945 IMG_2947

長腳胡蜂的窩,每次看到蜂窩,蟻窩,鳥窩,總會忍不住打從心底讚嘆,這些小小的昆蟲,小小的鳥類,小小的身體要經過一次次的搬運,堆築,如此堅固又結構完整的家是如何搭建而成的? 大自然的神奇與深奧真令人讚嘆!

IMG_2998

孩子們觀察著自己抓到的昆蟲,我喜歡看著他們在森林間穿梭,在步道上討論自己剛才看到了什麼

IMG_2957 IMG_2956

今天同行的夥伴是好朋友Doris 和Doris媽媽,還有庭瑀和翰昇,我們和Doris被分在同一組,庭瑀和翰昇則在另一組,所以沒能拍到庭瑀家的合照

   IMG_2992 IMG_2995 

下午的觀測活動在傍晚五點時結束,回到生態教育中心的教室裡欣賞了精彩的昆蟲介紹與短片,享用了美味的排骨便當,晚上六點半,我們再次出發前往觀測夜間生態!夜間的生態觀察因為沒有燈,所有的人只能靠著手電筒的光源前進,因為還得帶著小子一號和二號,一方面是無專業的攝影設備,一方面其實也是為了安全,夜間的觀察我沒有帶相機,但也因為少了相機的制約,玩的更自在,摸抱了盤古蟾蜍也和斯文豪氏赤蛙握握手,看到了小小的螢火蟲的微光閃動, 蚱蜢,盲蛛,在樹葉上休息的蜻蜓,螳螂,蟋蟀都在我們的手電筒下無一遁形,還在其他帶隊老師的指點下看見了在樹枝上睡覺的三隻繡眼畫眉,三隻小鳥兒排排站的睡覺模應煞是可愛啊!

不過今天的生態體驗活動,最令人難忘的,其實是"蜚蠊" (讀音為匪連)這個昆蟲,長的就像蟑螂,還會飛,丁老師說這是"山蟑螂",一聽到小強大哥的本名,我的魂都要飛了,再加上他三不五時的飛出來"出巡"一下,嚇的我魂飛魄散........那天晚上還做惡夢.....  這是第一次在山上發現這種昆蟲,希望也不會再有下一次了!(誠心祈求)

 

ps..因為天溪園的場地幾乎無人為建設,步道也較溼滑,所以並不適合五歲以下的孩子前往,所以這天的活動是由爸爸在家照顧小子三號,請大家幫我家的老陳拍拍手吧!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time67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